從飲料瓶、食用油壺到保鮮膜、塑料水杯……在生活中,隨處可見塑料制品的身影,不少人更是在日常的居家生活中反復使用它們。但你可知道,正是這些不經意的小習慣可能正在危害著你的身體健康。
專家表示,絕大多數消費者并不了解塑料制品的“特性”,常把用過的塑料瓶裝米、裝油,有的甚至作為加熱容器使用。殊不知,各類塑料制品有不同用途,盲目亂用存在健康隱患,而這些塑料品底部的數字便暗藏他們各自不同的“身份”玄機。
塑料瓶底的數字標識,您留意過嗎?
我們平時在外就餐用餐盒吃飯,渴了喝瓶裝飲料……都太習以為常,卻很少有人關注盒底或瓶底。那么,塑料瓶底到底藏著什么秘密?記者走訪了我市多家超市發現,塑料制品底部大多有由三個箭頭組成的三角形,三角形里面的數字并不相同,而有的塑料制品底部沒有任何標識。
在福安街某大型超市內,部分桶裝牛奶、果汁飲料、農夫山泉、樂百氏等礦泉水的瓶底三角形里,數字為“1”;金龍魚、福臨門等桶裝食用油底部三角形里的數字為“1”或“2”,且三角形下方有“PET”或“PETE”字樣;一些洗發水、焗油膏等化妝品瓶底的數字大多數為“2”,并標有“PE—HD”字樣,如海飛絲洗發水。還有陳醋、醬油的瓶底也標注著“2”;微波爐專用碗底部標瓶底都標注著“5”;在不少方便面盒的底部,標注著數字“6”,并有“PS”的字樣;塑料旅行杯、桶裝礦泉水底部大多標示為“7”;保鮮膜大多在顯著位置標注著“PE”字樣。
瓶子底部的數字,都代表著什么意思呢?記者調查中了解到,多數市民對于塑料瓶子底部的數字不知情,幾乎沒人看瓶底,也不了解這些數字分別代表的是什么意思。
看不懂塑料瓶標識,毒性或被忽略!
在不少家庭中,都喜歡將喝完的飲料瓶洗干凈后裝油、酒、醋等食用物質。多數人都認為這些瓶子扔了可惜,不如廢物利用,節約還環保,認為只要洗干凈了就不會對身體產生影響,并不清楚塑料瓶隱含的毒性。
記者在走訪中發現,不少市民都喜歡把飲料瓶拿來重復使用,甚至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。而這部分人群大部分以中老年人居多。
“大桶的花生油用起來不方便,我就把一些花生油先倒進礦泉水塑料瓶里,用完了再往里面裝。其他的醬油、醋什么的,也都是這么來分裝,感覺這樣用起來比較順手?!笔忻駝⑾壬嬖V記者,自己經常會用塑料瓶盛放食用油,已經有一年多了。記者發現,有的礦泉水塑料瓶已經變形,瓶底標示為“1”,當記者詢問是否知道常用塑料瓶加熱、反復使用不利于健康時,他顯得非常驚訝,表示“從來沒有聽說過”。
另外一些受調查市民表示,要是遇到一些外出野餐等活動,他們也會用塑料瓶子、盒子裝上油鹽醬醋等,在外面來野炊。
不同數字標識,代表不同含義
記者隨后查詢資料得知,塑料制品的標識是有國家標準規定的。“瓶底的數字及代碼”是塑料制品標識的一部分,“數字和代碼”分別指該塑料瓶本身主要材料的代號和縮略語,在(GB/T16288-2008)中規定了140種塑料材料的代號和縮略語,常見塑料材料有7種,分別用數字1—7標注。
塑料代號“1”,是指聚對二甲酸乙二醇酯(PET),常用于礦泉水瓶、飲料瓶的使用。耐溫在70℃以下,裝高溫液體、或加熱則易變形,會使有害的物質融出,使用10個月會產生致癌物質。
塑料代號“2”,是指高密度聚乙烯(PE-HD),塑料代號2,常用于清潔用品、沐浴產品、塑料袋的使用。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,殘留原有的清潔用品,變成細菌的溫床,好不要循環使用。
塑料代號“3”,是指聚氯乙烯(PVC),常用于玩具、地板、保鮮膜的使用。PVC生產中會使用大量增塑劑(塑化劑,如DOP)和含有重金屬的熱穩定劑,且合成過程很難杜絕游離單體的存在,遇到高溫和油脂時容易析出有毒物,容易致癌,因此PVC保鮮膜不適宜裝熱的、油的食物。
塑料代號“4”,是指低密度聚乙烯(PE-LD),常用于保鮮膜、塑料膜的使用。由于在較高溫度下會軟化甚至熔化,應盡量避免高于開水溫度100℃下使用。保鮮膜在溫度超過110℃時會出現熱熔現象,因此,食物放入微波爐前,先要取下包裹著的保鮮膜。
塑料代號“5”,是指聚丙烯(PP),常用于微波爐餐盒、保鮮盒、飲用水杯的使用。是一種可放入微波爐中使用的塑料制品,因成本高,蓋子一般不使用專用PP,放入微波爐時,需將蓋子取下方可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