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物基塑料自誕生之日起就為塑料行業描繪了一幅誘人的前景:塑料不僅可以卸下“白色污染”的黑鍋,還可以擺脫對石油資源的依賴。
由此看來,發展生物基塑料就成為塑料工業領域一個令人興奮的板塊。而作為生物基塑料家族中的當家品種,聚乳酸以其良好的可降解性愈發受到企業的青睞。
聚乳酸也稱作聚丙交酯,是以玉米、小麥、木薯等淀粉為最初原料,經過酶分解得到葡萄糖,再經過乳酸菌發酵后變成乳酸,最后經過化學合成得到的生物降解熱塑性聚酯。
在當今石油資源日益枯竭和全球提倡低碳環保的大環境下,聚乳酸因其使用后能完全被自然界降解,且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,其技術的開發就成為塑料行業研究的熱點,從近幾年聚乳酸相關專利的申請數量就可見端倪。
記者從國家知識產權局檢索平臺獲得的數據顯示,聚乳酸相關專利申請數目多達1025條。其中,2008年數量最多,約占各類生物降解塑料申請總量的38%,應用涵蓋醫用、包裝、裝備制造、材料合成等眾多領域。
曾任全球規模最大聚乳酸生產企業Nature Works中國區首席顧問的甄光明認為,聚乳酸是未來最有希望撼動石油基塑料傳統地位的降解材料,也將成為生物塑料的主力軍。他預測,到2020年,全球聚乳酸市場將會達到百萬噸以上。
早在2008年,可降解“玉米塑料袋”就被納入北京“綠色奧運”的采購范圍,成為奧運會指定包裝袋。
葉文彬對《中國科學報》記者稱,玉米塑料是一種全新的產品,其基本成分是由天然玉米淀粉或植物纖維提煉成葡萄糖,經發酵、聚合等過程制成的聚乳酸高分子材料。
“這種材料在堆肥條件下經過3~6個月,就可以徹底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,并最終當做有機肥施入農田,成為植物養料。”葉文彬說,“更為奇特的是,玉米塑料中加入一種成本低廉的藥物后,還能在短短幾分鐘內分解掉,這對于處理那些醫藥塑料垃圾更為方便快捷。”
據了解,聚乳酸膜類的加工方法有雙向拉伸、淋膜和吹塑等。吹塑是指將聚乳酸樹脂經過熔融擠出,在吹膜機的模頭經壓縮空氣的吹脹,通過調節牽引速率及吹脹比例,使薄膜達到符合要求的厚度及強度。
許多業內人士表示,中國生物基塑料的發展軌跡應該是:降低成本——打開市場——消費量增長——規模擴大——成本繼續下降。很顯然,在這一軌跡當中,降低成本是首要問題。
對于企業而言,技術創新才是降低成本的最主要方式。通過改性,薄膜做得越薄,使用的原料就越少,膜袋的價格也就越便宜,市場競爭力就越大。